新宝GG资讯

德国在一战失败短短20年后为什么又有了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实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德国在这一体系下失去了13.5%左右的领土以及全部海外殖民地。与此同时德国需要向作为战胜方的协约国赔偿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尽管后来赔偿金额被降低至1320亿帝国马克,但这对战后百废待兴的德国仍是沉重的负担。协约国为防止德国在军事上重新崛起也军事领域对德国实行了诸多限制。

  当时德国被协约国强制要求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服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为25年。德国陆军员额被限制在10万人以下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德军甚至不被允许拥有重机枪,德军总参谋部这一设置也被强制取消。德国海军被限定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至于空军则压根不允许德国发展。

  然而短短20年后德国就又具备了发动一场世界大战的实力。德国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重新武装起一支称雄欧陆的强大军队?德国又是从哪儿搞到钱来扩编军队、发展军工技术?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比较令人疑惑的问题。要回答这一问题必须了解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经历了什么。一战后的德国表面上的确是百业凋零,然而德国复兴的根基却并未被摧毁。

  战争所摧毁的只是有形的厂房和机器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然而德国在战前所积累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层面的无形优势却并没被摧毁。德国是世界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发源地:早在16世纪德国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在1763年到1819年德国的义务教育法规已基本进入到完善成熟时期。德国实施义务教育不仅早于中国等亚洲国家,而且也远远早于19世纪的世界霸主大英帝国。

  英国尽管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率先确立了近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然而英国的儿童们却不得不早早挤在条件简陋的工厂上演“雾都孤儿”的悲剧。同一时期的德国儿童却早已在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所以后来的德军总参谋长毛奇在总结普法战争的成功经验时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受过系统教育的高素质国民群体为德国在一战后的复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基础。

  从19世纪早期起德意志一些地区就开始了工业革命,从此以后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发展。1818年拥有1050万人口的普鲁士作为德意志诸邦中一个强大邦国率先在其境内废除关卡,取消国内关税和消费税的征收。1833年由普鲁士主导的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到19世纪中期关税同盟地区的工业总产量已发展到仅次于英、法的欧洲第三的位置。

  从1860年起普鲁士就大力营造铁路形成有主干和支线倍、货车车厢增加了11倍、铁路货运量增加了19倍。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建立使德国的经济发展获得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德国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扶植产业发展。普法战争的胜利使德国从法国获得了钾盐和铁矿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这一地区的资源和鲁尔区的煤田结合起来构成了统一后德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而从法国获得的50亿法郎赔款使德国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德国不仅利用这笔巨款巩固了金本位制并偿还了国债,同时数十亿法郎的流入使德国证券市场空前活跃,这一时期德国形成了一股创办企业的热潮。恰好这一时期正值国际上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之际。

  搭上工业革命快车的德国只用了40年时间就走完了之前英国用80年时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20世纪初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超过英国,仅次于美国而位居世界第二。德国在一战中的失败所破坏的只是厂房和机器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然而德国在一战前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积累了大量技术、制度、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这些优势可没因为德国在一战中的失利而消失。

  德国正是利用这些优势重新实行了工业化和武装化。《凡尔赛条约》不是禁止德国拥有空军嘛,那么德国就遍地成立航空俱乐部——用民用机照样暗中培养飞行员。德国不被允许拥有大型战舰和潜艇,那么德国就派工程师到国外参与研制,然后再把技术带回国内。凡尔赛体系下德国只能保留10万人的陆军,于是德国就把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保留下来,同时对裁减的士兵进行登记以备随时重新召集。

  德国的对手们对制裁德国也有各自不同的主张:法国作为与德国竞争欧陆霸权的老对手恨不得把德国打入十八层地狱再踏上一只脚,然而致力于维持欧洲均势秩序的英国却不愿看到法国趁机做大做强。此时正蓬勃发展的美国正积极扩大自己的对外投资市场:美国认为德国的复兴有助于欧洲的整体复兴,从而将为美国提供一个广大的对外投资市场。与此同时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孤立的苏联也试图与战败国德国合作。

  二战爆发前美、苏、英、法等纳粹德国日后的对手们一个个竞相与德国展开合作:二战前有200多家美国企业与德国有着密切的生意往来。1933~1939年杜邦财团、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与德国签订下巨额的战略原料和军工项目订单。这么做的可不只是美国而已,英国、苏联也纷纷与德国展开了秘密合作。各项先进的军工技术就在这一过程中转让到了德国。

  1922年德国政府多次向战胜国请求延期支付赔款。法国方面不仅对此予以拒绝,更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鲁尔区。德国魏玛政府号召鲁尔居民以“消极抵抗”的方式抵制法国的占领政策:当时魏玛政府动用了价值5000万美元的黄金储备用于支援鲁尔区的停工斗争,然而这也使德国经济遭受重创。马克的价值开始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下滑,到了1923年4月以后政府基本放弃了对马克进行干预的任何想法。

  当时德国300多家造纸厂和20多家印刷厂每天24小时不停为国家银行提供所需的钞票。通胀最严重的时候早上的面包钱到了晚上连面包渣也买不起了。到了1929年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从美国纽约股市迅速向全球蔓延。德国在这一过程中成为了损失最严重的国家:德国本来就需要支付高额的战争赔款,从1922年的鲁尔危机事件后德国就出现了严重的通胀。

  到1929年德国还没得及从本国的通胀中缓过劲来就又遇上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因此就形成了一种雪上加霜的局面。这给一些对现状不满的野心家提供了绝好的上位机会。1923年阿道夫·希特勒发动了一场未遂的啤酒馆政变。那时他在人们眼中只不过是一个昙花一现的激进政客。出狱后的希特勒利用德国民众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对凡尔赛体系的厌恶大肆鼓吹。

  当时德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对内摆脱经济危机、改善生活状况;对外解除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从而提升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希特勒在宣传鼓动时就有针对性地向德国民众许诺:“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都有牛奶和面包”。可想而知这样的宣传口号在当时对人们会有何等的吸引力。1928年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在选举中有只有2.6%的支持率,然而到了1930年9月纳粹党以18.3%的支持率成为议会第二大党。

  1932年7月斩获37.2%选票和230个席位的纳粹党成为了议会第一大党。这一年希特勒成为了德国总理,一年后兴登堡总统的去世使希特勒成为了德国至高无上的元首。希特勒上台后所推动的一系列扩军备战的举动使德国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纳粹利用经济危机期间的动乱得以上台,可纳粹上台后自己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德国是从哪儿弄来钱用于扩充军备、发动战争呢?

  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只记载着纳粹党如何利用经济危机期间的动乱成功上位以及上位后如何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至于纳粹上台之后具体是如何发展经济和军备的则介绍得相对较少。其实希特勒自己对发展经济只有一个宏观的概念,然而却并没具体的明确对策。希特勒当时意识到德国经济要实现复兴就必须走加强国家干预的凯恩斯路线。然而这只是一个宏观概念,那么如何把这个概念落到实处呢?

  这点希特勒自己其实也并没好的对策,不过他找到了一个懂经济的人来把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1933年希特勒任命亚尔马·沙赫特为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老板,次年又任命他为纳粹德国的财政部长。事实上在此之前沙赫特就在经济工作上有着突出的表现:1923年沙赫特就曾临危受命拯救灾难中的德国货币流通体系。沙赫特知道货币崩溃的根源在于沉重的赔款负担。

  一切金融改革措施如果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只会引起更可怕的动荡。沙赫特上任后一边改革货币,一边寻求外国金融资本的支持。沙赫特当时在国内用新的地产抵押马克以取代极度滥发的旧马克,之后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国外。沙赫特敏锐意识到了法、英、美、苏等外部列强对德国的不同态度。沙赫特认为德国完全可以利用外部列强之间的矛盾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法国作为与德国争夺欧陆霸权的老对头自然巴不得德国越惨越好;因为社会制度原因被西方国家排除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外的苏联则试图通过与身为战败国的德国合作实现外交上的突破;英国出于维持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原因尽量在德国和法国之间展开平衡外交;一战后强势崛起的美国已成为德国最主要的食品和原料的输入国以及德国制成品的主要出口国,所以美国并不希望看到德国在经济上出现崩溃的局面。

  美国说服英、法接受了自己的观点:只有让德国生存下去才有能力履行对协约国的赔款。1924年出台的《道威斯计划》开始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的能力。《道威斯计划》实际上结束了由法国以及由其控制的赔款委员会在德国赔款问题上的支配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主的多国支配机制,同时也为美国私人资本流入德国和有效地从其他协约国收回战债创造了条件。

  《道威斯计划》的实施使德国资金奇缺的问题得以解决,加之从美国得到的物质装备和技术帮助终于使德国经济趋于稳定并逐渐恢复发展。这段往事使希特勒看到了沙赫特在经济工作上的杰出才能。沙赫特就任财政部长后使用了一种奇特而诡异的手段来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他创造了帝国银行有史以来最大的表外体系,也就是一套官方的影子金融,从而用五花八门的不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非正式票据与通货创造了信用。

  比如专门用于支付军工生产的梅福军用券由财政秘密贴现,工业家强制接受。最多的时候德国一共有三十多种类似的表外信用工具在同时运行。与此同时沙赫特加强了对私人的黄金和外汇的管制:居民私藏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境外旅行携带资金也受到严格限制。沙赫特建立起来了一套制度框架,从而使他能以精细到具体产品和生产者的程度来调节德国的外贸水平。

  沙赫特在巴尔干和南美与原料生产国建立双边谈判下的互换贸易关系:以工业品交换原材料。在当时的中德贸易中也采取了这种模式:德国是一个除了煤矿之外橡胶、锡矿、石油等其他战略物资都非常短缺的国家,中国是一个工业落后的资源大国,于是德国就用自己的军工产品与中国交换矿产资源和农牧产品。沙赫特还鼓励在国际贸易中回购处于低价的债券,然后帝国银行以马克接近原价贴。

  在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德国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希特勒从上台之日起就在谋划着战争,所以他上台后大力兴建军事工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交通等公共工程。纳粹党的创造就业和重整军备两大政策其实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希特勒上台后的短短几年间就修建了不少于6700公里的公路。这一方面为大量的产业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是为满足在日后的战争中能快速运送部队的军事需要。

  到了1939年德国的人均工业产量增加了108%,人均消费品产量增加了39%,工人的实际周平均工资增加了24%,官方失业人数从1932年的520万减少到1939年的12万。在此期间纳粹还利用1936年的柏林奥运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亲自担任柏林奥委会总裁的希特勒用16吨铜铸造了一座高达70米的希特勒钟,建了一座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和一个容纳2万名观众的游泳池以及比洛杉矶奥运会更豪华的奥运村。

  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曾评价柏林奥运会 :“那响彻云霄的欢呼、如林屹立的手臂、气势宏伟的建筑、健美如神祗的运动员无不暗示着隐然志在天下的实力与霸气“。希特勒通过柏林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德国的实力,从而一扫作为一战战败国的阴影。希特勒还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国民社会福利,扩大工人的带薪休假权利。德国为此修建了一批疗养院和旅馆,建造了很多旅游船。

  希特勒还大力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1938年希特勒声称:德国要实现人均一辆汽车的梦想。随着纳粹上台后嫌弃的高速公路建设高潮也使各种汽车公司、修车厂以及加油站应运而生。如今作为德国汽车产业标志性品牌的众汽车公司就是在1938年建立的。在这一系列综合举措之下纳粹德国得以实现所谓“充分就业”的“经济奇迹”。德国为实现这一奇迹不仅致力于国内的发展,也同样把目光投向了外部世界。

  沙赫特在致力于德国内部的经济改革的同时也积极和外国人打交道。在这方面他有两手绝活:一是赖账,二是借钱。所谓赖账就是千方百计赖掉给协约国的赔款。沙赫特又搬出当年的那套说辞:只有保证德国经济不至于崩溃才能保证德国有支付赔款的能力。沙赫特就以这个理由要求延期支付赔款。沙赫特在赖账的同时还向纽约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借钱。

  当时美国和德国的意识形态是有冲突的。1933年5月沙赫特去纽约借钱,结果却被一大群记者围住一个劲问关于犹太人的话题。沙赫特不得不做出解释:“现在我们德国出现的一些针对犹太人的过激行为更多是因为民众在面临现实生计问题时的发泄情绪之举。如果你们借钱给我们让我们改善经济状况,那么随着民众生活的水平的改善自然也会相应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质,也就不存在所谓迫害犹太人的问题了”。

  沙赫特这种摇唇鼓舌的本事能瞒过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美国民众,却没能瞒过罗斯福政府。罗斯福后来为了恶心希特勒还专门派了一个犹太人去当美国驻德大使。不过华尔街大鳄不管这些,他们所看重的只有利益。华尔街一切以经济为考量:资金往哪儿流会有收益就投向哪儿。沙赫特利用这点成功在美国和德国之间打通了资本通道。德国因此得以从美国华尔街借到了钱。

  德国用这些钱在美国买很多军事装备、工业产品乃至专利技术,然后在德国大量兴办军火工厂,从而得以解决德国的就业问题。二战中美国有超过200家著名企业与德国有密切的生意往来。这些美国企业包括摩根大通银行、通用汽车、标准石油、柯达公司、西屋电气等等。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同时保证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今后只在德国使用。

  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德国军工业的重建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这笔资金。从1933年到1939年这6年期间是纳粹德国为二战做准备的6年。在此期间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其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争先恐后与德国签下巨额的占领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同一时期英国与德国之间也有合作,英国甚至一度在对德合作一事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苏联也从1922年起就开始与德国秘密合作。1939年德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用是美国人的钱、英法的装备和技术、苏联培训的的军官和坦克部队发动的。希特勒上台时德国陆军名义上的兵力仍只有10万。这是由于凡尔赛体系的束缚造成的,不过德国实际上有大量可供征召的潜在兵力。1934年9月底希特勒下达了一个重整军备的秘密手令,1935年春纳粹德国公开宣布了这一计划:将国防军由10万扩充到30万。

  这显然是公开违反了《凡尔赛和约》,所以立即引起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法、英、意都提出了抗议并达成共同防御的协定。然而英、法等国的抗议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这时的英、法一方面受困于国内经济危机,一方面希望引导纳粹德国去进攻苏联,所以这时英、法在对德外交上奉行的是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英、法等国口头上发表了一番牢骚后就没下文了,而希特勒则由此看穿了英、法等国外强中干的本质。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再次对英、法等国进行试探:他派出3万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这一地区本来是《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军驻扎的地区。希特勒曾私下向身边的人表示:如果英、法一旦干预,那么德军除了退兵将别无选择。这时的纳粹德国尚无挑战英、法等国的实力,所以这次希特勒依然是在小心翼翼进行试探。希特勒这次试探又得手了,所以他就更加不把英、法等国放在眼中了。

  等到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前夕已在英、法等国的眼皮底下扩充到160万兵力。德国在扩军之前不要说与英、法作战,即使是面对波兰也并没必胜的把握。尽管德国的军工实力强于波兰,但那时的德军毕竟在规模上实在太小。然后扩充之后德军很快就以闪电战的形式横扫了整个欧洲:波兰只抵抗了28天,法国只抵抗了39天,荷兰只抵抗了5天,丹麦甚至只在象征性抵抗6小时后就宣告投降......